熱力管網又稱熱力管道,從鍋爐房、直燃機房、供熱中心等出發,從熱源通往建筑物熱力入口的供熱管道。
多個供熱管道形成管網。供熱熱水介質設計壓力小于等于2.5MPa,設計溫度小于或等于200℃;供熱蒸汽介質設計壓力小于或等于1.6MPa,設計溫度小于或等于350℃的下列熱力網的設計。
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TSGR1001-2008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計許可規則中對熱力管道的描述指:城市或鄉鎮范圍內的用于公用事業或民用的熱力管道屬于GB2壓力管道。
熱力管道是屬于壓力管道的一類,GB2級主要用于采暖、通風、空調用汽、工業用氣。
熱力管道的介質有熱水和蒸汽兩種
(1)蒸汽管道又分為飽和蒸汽管道(壓力PN小于等于1.6MPa)和過熱蒸汽管道(壓力PN小于等于1.6MPa,溫度t小于300攝氏度)。
(2)熱水管道又分為低溫水管道(供/回水溫度95/70)和高溫水管道(供/回水溫度150/90、130/70、110/70)。
(3)除此之外還包括凝結水管道和廢氣管道。
地下管道檢測公司提醒您輸送熱媒的管道是熱力管道。用來攜帶、輸送、傳遞熱能的介質是熱媒。工程上熱力管道通常指輸送熱水、蒸汽的管道。
主要附件
補償器
1.熱力網管道的溫度變形應充分利用管道的轉角管段進行自然補償。直埋敷設熱水管道自然補償轉角管段應布置成60°~90°角,當角度很小時應按直線管段考慮,小角度的具體數值應按《城鎮供熱直埋熱水管道技術規程》(CJJ/T 81)的規定執行。
2.選用管道補償器時,應根據敷設條件采用維修工作量小、工作可靠和價格較低的補償器。
3.采用彎管補償器或波紋管補償器時,設計應考慮安裝時的冷緊。冷緊系數可取0.5.
4.采用套筒補償器時,應計算各種安裝溫度下的補償器安裝長度,并保證管道在可能出現的高、低溫度下,補償器留有不小于20mm的補償余量。
5.采用波紋管軸向補償器時,管道上應安裝防止波紋管失穩的導向支座。采用其他形式補償器,補償管段過長時,亦應設導向支座。
6.采用球形補償器、鉸鏈型波紋管補償器,且補償管段較長時宜采取減小管道摩擦力的措施。
7.當兩條管道垂直布置且上面的管道直接敷設在固定于下面管道的托架上時,應考慮兩管道在不利運行狀態下熱位移不同的影響,防止上面的管道自托架上滑落。
8.直埋敷設熱水管道,經計算允許時,宜采用無補償敷設方式,并應按《城鎮供熱直埋熱水管道技術規程》(CJJ/T 81)的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