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力管道別稱是熱力管網。
熱力管道的定義:
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TSGR1001-2008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計許可規則中對熱力管道的描述。
城市或鄉鎮范圍內的用于公用事業或民用的熱力管道屬于GB2壓力管道。
熱力管道主要附件補償器如下:
1.熱力網管道的溫度變形應充分利用管道的轉角管段進行自然補償。直埋敷設熱水管道自然補償轉角管段應布置成60°~90°角,當角度很小時應按直線管段考慮,小角度的具體數值應按《城鎮供熱直埋熱水管道技術規程》(CJJ/T 81)的規定執行。
2選用管道補償器時,應根據敷設條件采用維修工作量小、工作可靠和價格較低的補償器。
3采用彎管補償器或波紋管補償器時,設計應考慮安裝時的冷緊。冷緊系數可取0.5.
4采用套筒補償器時,應計算各種安裝溫度下的補償器安裝長度,并保證管道在可能出現的很高、很低低溫度下,補償器留有不小于20mm的補償余量。
5采用波紋管軸向補償器時,管道上應安裝防止波紋管失穩的導向支座。采用其他形式補償器,補償管段過長時,亦應設導向支座。
6采用球形補償器、鉸鏈型波紋管補償器,且補償管段較長時宜采取減小管道摩擦力的措施。
7當兩條管道垂直布置且上面的管道直接敷設在固定于下面管道的托架上時,應考慮兩管道在最不利運行狀態下熱位移不同的影響,防止上面的管道自托架上滑落。
8直埋敷設熱水管道,經計算允許時,宜采用無補償敷設方式,并應按《城鎮供熱直埋熱水管道技術規程》(CJJ/T 81)的規定執行。
熱水熱力網干線應裝設分段閥門。分段閥門的間距宜為:輸送干線,2000~3000m;輸配干線,1000~1500m.蒸汽熱力網可不安裝分段閥門。多熱源供熱系統熱源間的連通干線、環狀管網環線的分段閥應采用雙向密封閥門。
工作壓力大于或等于1.6MPa且公稱直徑大于或等于500mm的管道上的閘閥應安裝旁通閥。旁通閥的直徑可按閥門直徑的十分之一選用。
當供熱系統補水能力有限需控制管道充水流量或蒸汽管道啟動暖管需控制汽量時,管道閥門應裝設口徑較小的旁通閥作為控制閥門。
當動態水力分析需延長輸送干線分段閥門關閉時間以降低壓力瞬變值時,宜采用主閥并聯旁通閥的方法解決。旁通閥直徑可取主閥直徑的四分之一。主閥和旁通閥應連鎖控制,旁通閥必須在開啟狀態主閥方可進行關閉操作,主閥關閉后旁通閥才可關閉。
公稱直徑大于或等于500mm的閥門,宜采用電動驅動裝置。由監控系統遠程操作的閥門,其旁通閥亦應采用電動驅動裝置。
水暖是地板輻射采暖的其中一種,也是最流行的一種采暖方式,它比起電暖還是相當有優勢的。水暖是通過地面盤管,管道里有循環流動的熱水,通過地板輻射層中的熱媒,均勻加熱整個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熱和熱量向上輻射的規律由下至上進行傳導,來達到取暖的目的。由于在室內形成腳底至頭部逐漸遞減的溫度梯度,從而給人以腳暖頭涼的舒適感。地面輻射供暖符合中醫“溫足而頂涼”的健身理論,是最舒適的采暖方式,也是現代生活品質的象征。
熱力管道與水暖管道的區別:
熱力管道,從鍋爐房、直燃機房、供熱中心等出發,從熱源通往建筑物熱力入口的供熱管道。多個供熱管道形成管網。供熱熱水介質設計壓力小于等于2.5MPa,設計溫度小于或等于200℃;供熱蒸汽介質設計壓力小于或等于1.6MPa,設計溫度小于或等于350℃的下列熱力網的設計。
水暖管道是通過地面盤管,管道里有循環流動的熱水,通過地板輻射層中的熱媒,均勻加熱整個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熱和熱量向上輻射的規律由下至上進行傳導,來達到取暖的目的。由于在室內形成腳底至頭部逐漸遞減的溫度梯度,從而給人以腳暖頭涼的舒適感。地面輻射供暖符合中醫“溫足而頂涼”的健身理論,是目前最舒適的采暖方式,也是現代生活品質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