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道檢測公司提醒您壓力管道事故與防范如下:
事故原因
1、設計問題:設計無資質,特別是中小廠的技術改造項目設計往往自行設計,設計方案未經有關部門備案。
2、焊縫缺陷:無證焊工施焊;焊接不開坡口,焊縫未焊透,焊縫嚴重錯邊或其它超標缺陷造成焊縫強度低下;焊后未進行檢驗和無損檢測查出超標焊接缺陷。
3、材料缺陷:材料選擇或改代錯誤;材料質量差,有重皮等缺陷。
4、閥體和法蘭缺陷:閥門失效、磨損,閥體、法蘭材質不合要求,閥門公稱壓力、適用范圍選擇不對。
5、安全距離不足:壓力管道與其它設施距離不合規范,壓力管道與生活設施安全距離不足。
6、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缺乏:思想上對壓力管道安全意識淡薄,對壓力管道有關介質(如液化石油氣)安全知識貧乏。
7、違章操作:無安全操作制度或有制度不嚴格執行。
8、腐蝕:壓力管道超期服役造成腐蝕,未進行在用檢驗評定安全狀況。
防范措施
一、大力加強壓力管道的安全文化建設
壓力管道作為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正式列入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才2年,許多人對壓力管道安全意識淡薄。已發生的事故已經給人們敲了警鐘,不能讓更多的事故再促人猛醒。就事故預防而言,我們還不能簡單地就事故論事故,而必須給予文化高度的思考,即在觀念上確立文化意識,在工作中大力加強壓力管道的安全文化建設,通過安全培訓,安全教育,安全宣傳,規范化的安全管理與監察,不斷增強人們安全意識,提高職工與大眾安全文化素質。應該樹立這樣一個觀念:安全是一個1,其余產值、利潤、榮譽等等都是一個又一個0,當1站立的時候,后面的0越多越好,如果1倒下了,那么所有的0都等于0。對人是這樣,對企業也是這樣。應當看到,已深入人心的鍋爐壓力容器必須由有制造許可證的單位制造,必須要有監檢證,使用前必須登記,這本身就是安全文化。如今安全文化正在國內蓬勃發展,已從生產安全領域向生活、生存安全領域擴展,因而在生產安全領域更要強調安全文化的建設。當前,加強壓力管道的安全文化建設也是實現“二個根本性轉變”的具體體現。
二、嚴格新建、改建、擴建的壓力管道竣工驗收和使用登記制度
新建、改建、擴建的壓力管道竣工驗收必須有勞動行政部門人員參加,驗收合格使用前必須進行使用登記,這樣可以從源頭把住壓力管道安全質量關,使得新投入運行的壓力管道必須經過檢驗單位的監督檢驗,安全質量能夠符合規范要求,不帶有安全隱患。新、改、擴、建壓力管道未經監督檢驗和竣工驗收合格的不得投入運行,若有違反,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并可處以罰款。為何在實際工作中推行監檢還有一定的阻力,這當然與壓力管道剛正式納入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有關,但歸根結底還是安全文化素質的問題。加強人們的安全文化教育是我們實行“科教興國”方針的具體體現。可以認為,加強勞動行政部門人員、檢驗單位人員等有關人員的安全文化建設是培養跨世紀安全干部、人才的戰略之舉。監督檢驗工作一般由被授權的檢驗單位進行,但檢驗單位由于本身職責所限,并不知何時何地有新、改、擴建壓力管道,只有靠各地勞動行政部門人員把關,才能使新、改、擴建的壓力管道不漏檢。嚴格壓力管道的竣工驗收和使用登記,實際上是強化制度安全文化的建設。
三、新建、改建、擴建的壓力管道實施規范化的監督檢驗
監督檢驗就是檢驗單位作為第三方監督安裝單位安裝施工的壓力管道工程的安全質量必須符合設計圖紙及有關規范標準的要求。壓力管道安裝安全質量的監督檢驗是一項綜合性技術要求很高的檢驗。監督檢驗人員既要熟悉有關設計、安裝、檢驗的技術標準,又要了解安裝設備的特點,工藝流程。這樣才能在監督檢驗中正確執行有關標準規程規定,保證壓力管道的安全質量。從上面事故統計的原因比例知道,通過壓力管道安全安全質量的監督檢驗可以控制事故原因的80%。從鍋爐壓力容器的監檢的成功經驗來看,實施公正的、權威的、第三者監督檢驗,對降低事故率,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實踐證明:即使有的壓力管道工程設計安裝有資質,在實際監檢過程中還是發現了不少問題,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情況下,有的工程層層分包,這更需要最直接的第三方現場監督檢驗來給壓力管道安裝安全質量把關。監督檢驗控制內容有兩方面:安裝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壓力管道安裝安全質量。其中安裝安全質量主要控制點是:(1)安裝單位資質;(2)設計圖紙、施工方案;(3)原材料、焊接材料和零部件質量證明書及它們的檢驗試驗;(4)焊接工藝評定、焊工及焊接控制;(5)表面檢查,安裝裝配質量檢查:(6)無損檢測工藝與無損檢測結果;(7)安全附件;(8)耐壓、氣密、泄漏量試驗。實施規范化的監督檢驗是物質安全文化在壓力管道領域的具體體現。